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,短短幾個月內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傳播。疫苗是公認能夠終結疫情的最經濟有效的方式,mRNA疫苗則是其中的技術先鋒。
在mRNA疫苗市場上,輝瑞(PFE.US)/BioNTech合作開發的Comirnaty和Moderna(MRNA.US)開發的Spikevax是角力的主角,2020年12月相繼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用于預防新冠。
競爭之初,Moderna開發的Spikevax曾被預測將成為“發達市場最受追捧的新冠疫苗”,但實際商業化表現遠遜色輝瑞(PFE.US),還不及后者年收入一半。
財報顯示,Moderna開發的Spikevax在2021年生產了約8億劑,總銷售額177億美元,而輝瑞/BioNTech聯合開發的Comirnaty 2021年生產量超30億劑,總銷售額高達368億美元。目前Comirnaty已經覆蓋了全球159個國家,Spikevax覆蓋91個國家。
Comirnaty更成為輝瑞業績翻盤的定海神針,令其業績暴增。輝瑞財報顯示,公司2021財年總營業收入高達795億美元,相較2020財年營收猛增92%,也是主要歸功于新冠疫苗Comirnaty在全球市場上簽訂的訂單收入。
事實上,Moderna開發的Spikevax被證明,在疫苗預防效力上優于輝瑞(PFE.US)/BioNTech聯合開發的Comirnaty,但卻賣不過后者。
醫藥魔方Invest試圖分析背后的原因,當然Moderna憑借新冠疫苗獲得百億美元收入,已然是Biopharma的典范,但對比輝瑞仍然有可以優化之處,這或許能給中國的Biotech成長為全球化的Biopharma提供啟發和借鑒。
如果從疫苗的預防效力來看,Moderna似乎還更勝一籌。
柳葉刀雜志2022年發布了一項在美國開展的觀察性研究,入組超200萬例符合要求的疫苗接種者,對比了兩種疫苗在真實世界的有效性。結果顯示:兩個疫苗組的絕對感染率、住院率和死亡率都較低,相比Comirnaty(BNT62b2),接種Spikevax(mRNA-1273 )導致 SARS-CoV-2 感染和與 SARS-CoV-2 相關的住院治療的比例顯著較低,且該差異隨著疫苗接種后較長的隨訪時間而更大。
由此可見Moderna的新冠mRNA疫苗的有效性不劣于輝瑞/BioNTech,甚至更優秀,但2021整年銷售額還不到輝瑞(PFE.US)疫苗的一半,這種差距總結原因有以下三點。

由于輝瑞的疫苗使用更少成分的
mRNA,更少的生產線、人員和其他資源,成本較Moderna疫苗更低,大約為1.18美元每劑(上圖第二列:BNT62b2)。該估算成本主要納入了生產疫苗設備、生產線、員工、疫苗原料和包裝的費用,并考慮了疫情期間維護供應鏈可能造成的成本提升情況。
相應的,輝瑞(PFE.US)和Moderna疫苗的定價與成本估算相符,除在美售價Moderna略低于輝瑞,對美國以外其他大部分市場Moderna定價均較高。
根據輝瑞與美國政府達成的供應協議,疫苗價格約為每劑 19.5 美元,面向歐盟國價格每劑23.15美元。而Moderna與美國協議價每劑15美元,對美國以外的市場,尤其是劑量數較小的訂單,單劑疫苗定價高達30美元。更低廉的價格,能夠使得輝瑞的疫苗,贏得更多接種訂單,覆蓋更大的人群,從而獲得更好的商業表現。
第二,作為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,Moderna缺乏像輝瑞這樣大型制藥公司的品牌和成熟供應鏈。
Moderna成立以來主要專注在mRNA技術的研發,沒有真正的生產制造經驗,之前也從未生產或銷售過商業化階段的藥物。
因此,Moderna新冠疫苗的生產始終采取與多個合作伙伴合作的模式:疫苗的關鍵 mRNA 活性成分將由瑞士的龍沙公司在新罕布什爾州和瑞士生產;用于遞送 mRNA 的脂質由德國的CordenPharma生產;小瓶灌裝和包裝將由 Catalent公司負責。
該模式導致Moderna疫苗的生產有嚴重依賴性,在疫情下多國限制原材料出口的困境下,Moderna公司疫苗的生產供應量曾多次跟不上已經簽訂的訂單量。
相較之下,輝瑞擁有成熟的供應鏈以及更雄厚的資金。生產新冠疫苗需要的油脂類是任何mRNA疫苗批量生產的限制因素,輝瑞生產制造部門在意識到疫情下多種不確定因素后,立即決定自行生產而不依賴外界,分別在馬薩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設廠,以支持疫苗原材料的供應。
輝瑞CEO Albert Bourla博士在《Moonshot》一書中提到:“疫苗的研發就是在與病毒賽跑。輝瑞全公司在新冠疫苗的研發過程中,幾乎拋開了所有對成本的考量,將各個環節盡最大可能平行進行,以備隨時全力生產?!?/p>
Albert Bourla博士同時表示:“輝瑞對Comirnaty新冠疫苗采用了all-in的策略,這與輝瑞的公司理念也是一致的?!?/p>
正是基于更強的供應鏈和資金實力,輝瑞能夠比Moderna執行速度更快,也能更快搶占市場。
第三,政治因素和銷售投入在其中功不可沒。相比Moderna疫苗時常不穩定的供應鏈問題,拜登政府特許《國防生產法》(Defense Production Act,DPA)以幫助輝瑞快速采購所需設備。
同樣都是美國本土企業,歷史更加悠久的輝瑞在美國經營著更為深厚的政府關系,這為其在特殊時期調動公共資源提供了便利。
此外,根據2021年財報,輝瑞的銷售支出費用高達308億美元,占當年營收的37.9%。這一驚人的數字相較2020年84億美元翻出3倍不止,且大約有20%的增長被指與Comirnaty新冠疫苗的銷售相關,這也促成了輝瑞新冠疫苗不錯的商業化表現。
盡管Moderna和輝瑞的表現有所差距,但不得不承認,兩家公司其實都是新冠疫苗市場中的贏家。
以美國市場為例,美國疫苗市場數據顯示,美國FDA 和 CDC
批準并建議接種的疫苗來自輝瑞,Moderna,強生三家。根據美國CDC截至2022年4月的數據,輝瑞Comirnaty疫苗實際運輸并接種的數量高達4.24億劑,占據了美國疫苗市場近60%份額,而Moderna疫苗僅2.68億劑,占37%份額。強生疫苗因臨床階段數據顯出劣勢,有效率低于前兩家,僅占美國新冠疫苗市場份額4%左右。
對中國Biotech的啟示
總結而言,在疫苗研發階段,輝瑞和Moderna憑借“速度”大舉領先了其他mRNA疫苗企業,這是兩家公司共性的成功之處。
Moderna公司過往專注mRNA技術攻克,所謂“養兵千日,用兵一時”,Moderna能夠在mRNA疫苗研發速度上與輝瑞這樣的龍頭企業不分伯仲,歸功于自身技術過硬。
相比之下,輝瑞mRNA技術并不是其強項,但其贏在疫苗研發之初,精準選擇mRNA技術作為新冠疫苗核心技術并確定合作模式,通過與mRNA技術領先的拜恩泰科合作彌補自身技術的不足。
除了“速度”,疫情下穩定的“供應”成為了輝瑞/BioNTech打敗Moderna成為最大贏家的主要原因。也許有人說因為輝瑞是大公司,這當然是一部分原因。
然而,在新冠以前,輝瑞所有疫苗產品每年的產能也僅為2億劑,而在2021年卻以30億劑的成績穩坐第一,其中少不了輝瑞生產部門提前的疫苗原材料、設備、員工、生產廠的周密部署,大膽打破先研發后生產的次序,在研發階段將所有生產要素準備齊全,以備隨時全力生產。
還有一點,在克服苦難過程中,領導者給團隊目標和愿景的能力,也值得學習借鑒。
輝瑞CEO Albert Bourla博士也在《moonshot》一書中提及:“給輝瑞的員工難以達成的目標,大家才會從全新的角度去規劃時間線。只有創新,才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?!?/p>
本文編選自微信公眾號:醫藥魔方。編輯:張計偉。